手机端
报名
分享
联系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信息
林洪生 “固本清源” 理论维持治疗恶性肿瘤经验
0
发布时间:2020-12-11 浏览数:1494

[摘要] 林洪生在继承老一辈肿瘤学专家 “扶正固本”论治思想的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肿瘤的研究成果,将 “固本清源”思想引入到恶性肿瘤中医药维持治疗中,并提出扶正与祛邪相结合、辨

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药治疗与现代医学治疗相结合、规范化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这一学术思想丰富

了中医肿瘤理论内涵,并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肿瘤维持治疗过程中的特色和优势。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固本清源; 维持治疗; 名医经验; 林洪生


林洪生 ( 1949—) ,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副主任,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 肿瘤) 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临床与

科研,对肺癌、乳腺癌、淋巴瘤、脑瘤、肾癌等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林洪生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和科研工作40 余年,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林教授在继承余桂清教授等老一辈专家 “扶正固本” 学术思想的同时,结合现代医

学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更加契合现代中医药肿瘤治疗的新理论 “固本清源”。现将林教

授 “固本清源”理论在恶性肿瘤中医药维持治疗中的应用总结报告如下。

1 固本清源的含义

固本清源分为固本及清源两部分: 固本之说源自 “深根固本”,意指让根基牢固而不可动摇,《晋书·文苑传

·伏滔》曰: “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权不外授,威不下黩,所以杜其萌际,深根固本,传之百世”

; 清源之说则源自 “正本清源”,意指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最早见于 《晋书·武帝纪》: “思与天下式明王度

,正本清源”。直至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 言: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固本及清源初次同时被提出,其用意指: 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它的

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 要想水流潺潺,经久不息,必须疏通它的源头,源远才能流长。

林教授认为,固本清源理论虽原非中医药治疗理论,但其深蕴的哲学智慧和思想内涵在中医药肿瘤治疗中

同样适用,其充分体现了现代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色,更加契合现代肿瘤治疗的新形势。固本清源肿瘤治疗具有

狭义和广义两种意义。

1. 1 狭义的固本清源

“固本”即 “扶正固本”,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基本治则,实际上就是通过对肿瘤患者阴阳气血的扶助补益与

调节而改善肿瘤患者的虚证状态,从而达到防治肿瘤的目的。它不仅指 “虚者补之”,《黄帝内经》中提及的 

“燥者润之” “衰者补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损者温之”“劳者温之”

“下者举之”均属其列。“清源”即 “祛邪清源”。由于恶性肿瘤的特殊临床特点,在不同阶段,单纯的扶正

无法有效控制痰、湿、瘀、毒的化生,从而使 “癌毒” 进一步流注播散,使疾病预后变差,因而虽然扶正固

本是肿瘤治疗的根本,但在不同阶段用药时还要分清矛盾主次,邪实即当清源。清源者亦不单指常规意义清除

癌毒的 “清热解毒”,清肠利湿法、软坚散结法、搜风通络法、活血化瘀法等均属其列。狭义的固本及清源重

点强调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不同治疗阶段,辨明虚实,实不单补,虚不妄攻,突出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

从辨证及治法上为肿瘤治疗提出纲要及依据。

1. 2 广义的固本清源

广义的固本清源区别于扶正祛邪的传统理论,着重强调在肿瘤治疗中固本与清源非单独应用,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

依存、相互促进、互根互用的辩证关系。祛邪除中医药传统观念的解毒祛瘀外,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如手术、

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均为其意义的衍生,其治疗的核心观念是尽可能地清除患者肿瘤负荷。然而虽然治疗能使肿

瘤变小或消失,但肿瘤发生的源头却依旧没有被清除,使得患者非但承受着难以忍受的治疗副反应,还承担着在短

时间内复发、转移的风险。《黄帝内经》云: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林教授强调清

源而非单纯祛邪,恶性肿瘤始于禀赋不足或正气虚损,或发现时已正气耗伤日久,而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

等现代医学治疗手段攻伐太过,极易伤及正气,均使正气不足; 正虚则不能制邪使癌毒更易复发,或流窜转移他处。

机体免疫功能缺陷是诱发肿瘤的主要因素,细胞癌变后其微环境更提供了肿瘤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固本培

元应成为贯穿肿瘤治疗的主线,固本亦为清源; 而在邪实正不衰时,灵活应用祛邪法消除癌毒邪实,不致邪实伤正,

可从另一方面促进固本。因而广义的固本清源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根互用的辩证关系。

2 中医药维持治疗的特点

肿瘤的维持治疗其现代医学定义为: 肿瘤患者在完成标准周期治疗且疾病得到控制后再接受的延续治疗,也可以理解

为一线治疗的延伸或是提前进行的二线治疗。维持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基于Goldie 假说,即尽早使用非交叉抑制药物,

在耐药产生前提高杀伤肿瘤细胞的效能,最大可能优化治疗效果,其主要目的是在肿瘤的相对稳定期延缓疾病进展、

预防症状恶化、维持体能状态,并最终延长总生存期。目前的维持治疗主要应用于ⅢB 期和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常

在 2 ~ 4 周期化疗评价稳定及以上的患者应用培美曲塞、健择、多西他赛单药维持或厄洛替尼、吉非替尼等靶向

维持。虽然众多研究数据表明维持治疗在改善疾病进展时间、延长中位生存期等方面具有优,但与此同时,维持治

疗也延长了治疗时间,使化疗的毒性反应在体内蓄积,导致过度治疗。中医药作为肿瘤术后或者放疗、化疗后的辅

助治疗,以其良好的临床疗效、较少的毒副作用、较低的治疗费用等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如何把握维持治疗中

固本与清源的关系,选择维持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间,在维持治疗中使阶段化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使患者最大程度

地获益,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林教授提出了以 “固本清源” 思想为核心的中医药维持治疗体系。

3 固本清源理论的临证应用

3. 1 固本清源,把握扶正与祛邪间的度固本与清源既可独立应用又是相辅相成,如何正确处理扶正与祛邪间的关系

成为了临证立法的难点。中医学认为,化疗药物损伤人体气血、精津,导致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表现为骨髓抑制、胃

肠道不良反应,以及对心脏和肝、肾功能的影响。中医药在化疗阶段既可以减轻和改善这些不良反应,又能在一定程

度上增加化疗效果; 而在维持阶段,攻补兼施,继续中医药治疗,可以使机体更快地恢复,防止复发、转移而达到延

长生存期的最终目的。林教授认为,维持治疗阶段的患者多刚刚经历了手术、放疗、化疗,在素体正亏的基础上又增

一层获得性正气损伤。刚结束化疗的患者往往表现为脾肾亏虚,气血双亏,症见咳嗽无力、声低神疲、胸闷气短、纳呆

肢寒等,法当重于培补脾肾,药以党参、白术、防风益气固表,使内有所据,外有所卫; 茯苓、益智仁、黄芪、太子参

等健脾益肾,脾胃健运,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充实人体正气; 当归、黄芪同用,取当归补血汤之意,大补脾肺之气以资

化源,当归养血和营,兼合鸡血藤补血活血,白芍养血敛阴,取 “气旺血生,阳生阴长”之意;杜仲、补 骨 脂、女 

贞 子、枸 杞 子 补 益 肾 精,寓“阴阳双求”之意,取叶天士平补肾阴肾阳之法。然为防单纯滋补之药使气血壅滞

不行、滋腻伤中,必寓行于补,兼加香附、枳壳、佛手等行气化滞;郁金、莪术、川牛膝等活血引经使补而不滞,行而

不散。刚结束放疗的患者常因热毒蕴内,易于伤阴,故而在临床上常表现出干咳无痰、口干喜饮、五心烦热、口腔溃疡

、便干尿黄等症,法当滋阴清热、清金保肺,治以麦冬、沙参、石斛、知母等甘凉滋润之品; 土为金母,子病则母虚,

故常臣以党参、茯苓、灵芝调中益气,使金有所持; 金燥则水无以食气而相生,母令子虚矣,取阿胶、酒黄精、天冬等

通肾之品,滋其阴以上通生水之源,使金始不孤; 气有余便是火,故佐杏仁之苦以降气,蒲公英、夏枯草、黄芩等清热

泻火,气降火亦降,诸药配伍使治节有权,火热自除。经过一段时间维持治疗的患者,素体阴阳气血偏颇当纠,此时在

辨证固本的基础上应重于固护脾胃。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 “脾胃者,仓廪之官。”李东垣 《脾胃论》曰: “内

伤脾胃,百病由生。”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中焦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机体的消化吸收

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原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

到充分的营养。脾悦甘,故用太子参、薏苡仁; 土喜燥,故用白术、茯苓; 脾喜香,故用香附; 心生脾,故用柏子仁; 

土恶水,故用山药治肾,诸药共合养胃功效,使患者中焦得运,气血有源。在维持治疗阶段,清源抗癌防治肿瘤复发、

转移亦十分重要,临证林教授常用金荞麦、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白英、土茯苓、凌霄花、蛇莓、藤梨根等抗

癌解毒之品,选用其中三或四味。在处方应用时林教授并非一成不变,首先应明确此类药物的归经、药性、药效。如金

荞麦、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归肺、肝经,上焦呼吸道肿瘤如肺癌、鼻咽癌等多用; 白英、山慈菇、八月札、藤

梨根归脾、胃、大肠经,中焦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肠癌多用; 夏枯草、野菊花、蒲公英、浙贝母属肺、肝经,妇科肿瘤

如乳腺癌、卵巢癌多用。在功效上除均具有清热解毒抗肿瘤功效外,半边莲、白花蛇舌草、龙葵、蛇莓还长于化湿利水

消肿,对于恶性肿瘤所致胸水、腹水、手术后淋巴回流不畅所致肢体肿胀效果良好; 针对放疗、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所

致肢体麻木厥冷,多用土茯苓、徐长卿、藤梨根祛风除湿、通利关节; 八月札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凌霄花为 “治血

中痛之要药也”,两药配伍共奏理气宽中、活血止痛之效。以上药物对于刚刚结束放疗、化疗素体亏虚的患者常辨体

运用一二味使祛邪而不伤正; 对于正气已复、复查相对稳定的患者常施以三四味未病先防; 对于复查影像学相对稳定、

单纯以出现症状或肿瘤标志物升高为主诉的患者常加四五味控制癌毒、既病防变。以上诸药多有小毒,因此林教授处

方往往 2 ~ 3 个月换用其中二三味防止毒性蓄积及耐药,且嘱咐患者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容易诱发肝功能异常的半

边莲、半枝莲、山慈菇每剂用量常不超过 10 g。林教授强调,恶性肿瘤病情复杂,临床治疗要根据肿瘤与机体的整

体状况,综合判断邪正力量的盛衰,灵活处理治疗中攻与补的关系。

3. 2 衷中参西,把握辨病与辨证间的度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核心内容,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

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辨病是指针对于不同瘤别的肿瘤具有的不同生理、病理、临床特

点及不同西医治疗方法的特征,选择不同的处方用药。林教授提倡衷中参西,古为今用,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体系

中,结合现代医学对肿瘤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特点,取长补短,早治未病。如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易脑

转移的特点,中药维持治疗可提前以钩藤、桔梗、葛根成诸药之舟楫,载药上行预防癌毒上行; 非小细胞肺癌、甲状腺癌

易出现肺门、纵膈或周围淋巴结转移,治当拟浙贝母、夏枯草、郁金软坚散结消肿预防癌毒浸润; 前列腺癌、乳腺癌易侵

犯骨质造成骨转移,可提前用补骨脂、杜仲、续断等补肾壮骨;妇科肿瘤易出现腹盆腔转移,多用太子参、焦白术、茯苓、

芡实、肉苁蓉、薏苡仁等实脾胃、通肠腑预防。在进入维持治疗阶段之前,患者往往接受不同的放疗、化疗,针对不同治

疗可能带来和造成的毒副反应,中医药治疗亦具有独特优势: 头部放疗最易导致脑水肿的发生,应选用猪苓、茯苓、泽泻

利水渗湿,减轻脑水肿,益智仁温脾暖肾益智,改善由脑水肿引发的头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对于胸部放疗所致放

射性肺炎多在养阴基础上加用蒲公英、桑白皮、浙贝母等清泄肺热,并适当使用赤芍、白芍、当归、莪术等活血化瘀,减

少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 化疗药物顺铂、卡培他滨等残留的消化道反应可选用半夏、竹茹化痰止呕,香附、佛手、大腹

皮理气降逆; 化疗药物阿霉素多残留心脏毒性,常选用莪术、威灵仙、薤白化瘀通络,鸡血藤、当归、白芍、柏子仁养血

宁心; 化疗药物紫杉醇、吉西他滨多见残留骨髓抑制,常用当归补血汤益气补血; 靶向药物易瑞沙、特罗凯常残留皮疹者

可加地肤子、白鲜皮、苦参,残留腹泻者加芡实、柯子肉等。

3. 3 正邪交争,把握化疗与中医药治疗间的度

维持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在肿瘤的相对稳定期延缓疾病进展、预防症状恶化、维持体能状态,并最终延长总生存期。当中医药

维持至疾病进展时,若单纯出现症状或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足一倍时,林教授往往会酌情增效攻邪,增加清热解毒抗癌药物使

用的味数及剂量以观察疗效; 若出现了明显的影像学进展,则建议患者接受放疗、化疗、伽马刀等治疗,此时处方以培补正

气、滋养气血为主,为患者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处在接受现代医学二线治疗阶段的患者,建议其尽量在达到疗效时缩短化

疗周期,插入中药治疗洗脱期,尽可能逆转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改善生活质量,最终延长患者生存期。

3. 4 以人为本,把握规范化与个体化间的度

中医学与西医学最大的差异在于西医学疾病观强调辨病治病,而中医传统理念的整体观强调辨证治人。证就是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辨清疾病发生的原因、部位、性质及其发展趋势,是论治的前提。辨证论治既不同于辨病论治,又不同于对症治

疗,它是个体化治疗的一种临床思维模式,具有较强的个体化诊疗优势。林教授强调因时、因地、因人治疗,具体情况具

体处理,同一种疾病相同治疗阶段,人不同、地不同、时不同,治疗处方亦可能存在差异。林教授临证时必在轻松与患者

谈话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时节、经济因素等,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论治,体现了中医因人施治的特

点。若患者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林教授必详细与患者阐述病情,尽量排解患者焦虑的情绪,同时处方中可佐醋柴胡、延

胡索、陈皮、香附等疏肝理气,调畅情志; 若患者素体阳虚,平素畏寒怕冷,久病后更重,可酌情减少苦寒清泄之品如

玄参、红景天、桑白皮,佐杜仲、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等阴阳双补; 若患者素体阴虚,平素易潮热盗汗,久病后更重,

可酌情减少温热之品如杜仲、补骨脂,佐天冬、麦冬、沙参等; 春夏季多温燥,在辨证处方后常佐一二味如麦冬、知母、

葛根滋阴生津之品,以制诸药因时生燥生热; 秋冬季多虚寒,在辨证处方后常佐一二味如灵芝、菟丝子、酒黄精滋补肝肾

之品,以制诸药因时祛邪伤正。林教授指出,对规范化维持治疗的患者兼顾个体化治疗不但对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十分必

要,而且对突出中医药诊治肿瘤的特色和优势、丰富肿瘤中医药治疗的内涵、宏扬和发展中医肿瘤学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林教授从多角度、多靶点探索固本清源理论在恶性肿瘤中医药维持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形成了一套以固本清源理论为指导

,主张扶正与祛邪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药治疗与现代医学治疗相结合、规范化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

合,灵活变通,功补有度的治疗理论和用药方法,以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目的,这一经验也为中

医药维持治疗提供了一定参考。